您的当前位置:心肌病 > 预防治疗 > 统计学基础十九队列研究一
统计学基础十九队列研究一
相信大家对于队列研究并不陌生,就是我们经常见到文献中的cohortstudy.
队列,就是一个特定的研究人群组,根据暴露因素的有无,可将队列因素分为暴露队列和非暴露队列。什么是暴露呢?暴露就是研究的变量,即研究对象接触的某种研究物质(比如某种有害因素)或者具备某种共同的研究特征(比如年龄、性别)或行为(比如抽烟、喝酒)。我们从定义就可以看出暴露可以是有利因素,也可以是有害因素。
1、基本原理
首先选定一个研究人群,根据是否已经或者将来是否可能暴露于某种因素,或者暴露的不同程度,将研究人群划分为不同的组,然后随访一段时间,检查并登记各组人群的待研究的预期结局的发生情况(即指标),最后比较分析各组结局的发生率,从而评价暴露和结局之间的关系。如果暴露组的某种结局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暴露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则可以推断暴露是结局的危险因素;如果暴露组的某种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非暴露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则可以推断暴露是结局的保护或者预防因素。
2、队列研究的类型通常分为三类
2.1、前瞻性队列研究
研究者在研究开始时,首先收集研究对象的暴露状况资料,然后,随访观察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结局发生情况。优点:直接获取第一手资料,偏倚较小,结果可信;缺点:所需要的样本量较大,观察时间较长,费用较高。
2.2、回顾性队列研究
研究者从现在开始搜集既往的记录资料,并根据暴露情况进行分组,确定研究对象从过去某个时间起止到现在这个时间内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预期观察结局的发生情况。回顾性队列研究最大的优势就是省时、省力和出结果快,因此,深受欢迎。
2.3、双向性队列研究
在回顾性队列研究之后继续一段时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3、用途
可用于验证病因性假设,可以确定与某种疾病的发生或者死亡有关的危险因素;可初步评价预防措施的自发预防效果。如观察戒烟者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以评价戒烟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作用;描述疾病的自然史,以补充临床观察的不足;研究某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长期变动趋势,为制定新的预防计划和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4、研究内容和步骤
4.1、确定暴露因素和观察结局
在研究设计阶段应对暴露因素作出明确的规定,明确暴露的性质以及时间、强度和方式等。同时,要对研究对象做深入的分析,还要搜集其他暴露因素和背景资料(包括混杂因素和一般人口学特征)
4.2、确定观察结局
结局事件需要明确统一的标准,最好为国内或国际公认的金标准
5、研究对象的选择
5.1、结合实际和研究目的选择切实可行的暴露人群。分为四种:一般人群,即某地区的全体人群;特殊暴露人群,是研究某些罕见暴露的唯一选择,如元素硒对东北某地特发性心肌病影响的研究;职业人群,有关职业有害因素与疾病或健康关系的研究,必须选择相关的职业人群,如某油漆工厂职业有害因素与癌症之间的关系,研究选择油漆厂的工人作为研究因素;有组织的人群团体,可以有效地收集随访资料和职业、经历相同或相似的特点。如吸烟与肺癌的关系。
5.2、对照人群的选择
为了分析暴露因素对疾病的强弱,需要选择对照人群作为对比基础。一般分三种:内参照、外参照和总人口对照。内参照,在同一个研究群体中从无暴露或暴露水平最低的人群中选择对照组;外参照,从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方面与暴露组相一致的无暴露人群中选择对照组,故也称为特色对照,优点是可以避免受暴露组的影响,缺点是需要费力气去另外组织一群人进行观察;总人口参照,就是以当地同时期的总人口作为对照组,容易获得资料,但是资料会粗糙,可比性也会很差。
6、样本含量估计
这个在后面我会用一到两个篇幅简单介绍下
7、资料的收集
收集的资料包括三个方面:与暴露有关的资料,与结局终点有关的资料,与混杂因素有关的资料。收集资料的时候要注意随访、观察终止时间和终点以及质量控制。
8、控制偏倚
选择偏倚、失访偏倚、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失访偏倚,在生存分析资料的时候,有说过,这是不可避免的。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控制:1、加强工作(包括宣传、解释),提高研究对象的依从性;2、估计样本含量时,增加10%的样本含量,这也是样本含量估计时最常用的方法。
赞赏
人赞赏
北京治白癜风的价格根治白癜风什么方法好